学工首页 | 资助管理 | 评奖评优 | 辅导员博客 | 班级风采 | 思政教育 | 社区文化 | 学生会 | 学生社团联合会 | 青年志愿者协会 | 用户登录
  首页  |  通知公告  |  管理制度  |  班级建设  |  活动预告  |  精品活动  |  社团管理  |  第二课堂  |  素拓基地  |  资料下载  |  用户登录
 
不忘初心,喜迎十九大—信息工程学院
文章作者或来源: 浏览次数:( 2467 ) 发布时间: 2018/4/19

一、活动历史沿革

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前夕,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在院党总支领导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开展党章党规知识竞赛,党课学习小组大讨论,党课专题学习,“喜迎十九大”系列主题观影等活动,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良好精神状态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二、教师指导团队

信息工程学院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经验丰富、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指导团队,形成了一支以院系领导、教师党员、班主任、辅导员为主体,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流指导团队。

 “不忘初心,喜迎十九大”主题教育活动教师指导团队情况一览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政治面貌

职称

职务或岗位

1

李圣良

无党派

教授

院长

2

汤新祥

党员

教授

书记

3

刘官印

党员

讲师

副院长

4

窦继涛

群众

讲师

副院长

5

柯  进

党员

讲师

教学干事

6

罗胜荣

党员

讲师

专业教师

7

胡志锋

党员

讲师

专业教师

8

陆  青

党员

教授

专业教师

9

陈  奕

党员

教授

专业教师

10

张晓芸

党员

副教授

专业教师

11

张  静

党员

讲师

专业教师

12

王  兴

党员

讲师

专业教师

13

黄  珍

党员

副教授

专业教师

14

曹  慧

党员

讲师

专业教师

15

代  飞

党员

副教授

专业教师

16

夏正喜

党员

副教授

专业教师

17

廖信斌

党员

副教授

专业教师

18

潘  丹

党员

讲师

专业教师

19

徐鲁宁

党员

副教授

专业教师

20

孙永健

党员

副教授

专业教师

21

杨  琦

党员

助讲

专业教师

22

杨荔贤

党员

讲师

专业教师

23

黄  炜

党员

讲师

专业教师

24

叶  枫

党员

讲师

专业教师

25

杨政之

党员

助讲

学生辅导员

26

谭  笑

群众

助讲

学生辅导员

27

陈灿雄

群众

助讲

学生辅导员

28

雷哲瑞

党员

助讲

学生辅导员

29

林恒宣

党员

助讲

学生辅导员

30

刘思明

党员

助讲

学生辅导员

31

黄  梦

党员

助讲

学生辅导员

                   

三、活动内容

“不忘初心,喜迎十九大”活动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坚持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主要由党章党规知识竞赛,团课知识培训,党课、团课学习小组大讨论,党课、团课专题学习,“喜迎十九大”系列主题观影四个小部分组成;第二个部分是持续开展实践教育活动,主要由新生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烈士纪念日“网上祭奠”活动,“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主题摄影大赛,“欢唱新生活,喜迎十九大”红色歌曲汇演活动四个小部分组成。

(一)坚持开展学习教育活动

1.党章党规知识竞赛。在全体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中举办党章党规知识竞赛,主要内容为《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和党史知识。通过竞赛的方式,使入党积极分子加深对党规党章的理解,更深刻的认识新时期对党员的纪律要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

2.团课知识培训。信息院在濂溪校区教学楼215室举行2017年“入团积极分子”团课培训,全体入团积极分子参加。本次团课将安排8个学时的培训内容,力争让所有学员学有所思、学有所成,明确作为一名当代青年大学生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3.党课学习小组大讨论。组织全体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大讨论。一方面,大家回顾党课培训的内容,畅谈党的理论知识的提高、思想认识的进步,统一以往的模糊理解;另一方面,每位入党积极分子都结合自身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思想认识及行为表现进行了深刻的个人总结和剖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开展严肃认真的自我批评,确定今后的努力方向。大讨论活动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为保证学生党员质量打下了思想基础。

4.党课专题学习活动。在全院师生党员中开展党课专题学习活动。围绕“讲道德、有品行”主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的主旨讲话《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讲话内容,号召广大师生党员遵从习总书记的号召。同时,向广大师生党员明确了“讲道德、有品行”学习教育要求:教师党员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学生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做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和实践能力、有尊师爱校明理乐学精神的好学生。

5.“喜迎十九大”系列主题观影活动。组织各班级开展 “喜迎十九大”主题观影活动,集中观看电视节目《榜样》。引导广大学生向榜样们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担当起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二)持续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1.新生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组织学生旗舰先锋教导营和濂溪校区新生代表在南山革命烈士陵园开展新生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参观烈士事迹展览馆和维护革命烈士陵园环境,增强了大家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同学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奋发图强。

2.烈士纪念日“网上祭奠”活动。开展烈士纪念日“网上祭奠”活动,组织广大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在多媒体教室和自己寝室自发地登录“不忘初心,喜迎十九大”主题教育网进行网上祭奠活动。用一个个鲜活的烈士事迹教育学生,引导他们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精神,认真学习,努力成才。

3.“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主题摄影大赛。倡导同学们利用手里的相机、手机等摄影器材记录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美满、幸福状态,反映党和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巨大成就,并将优秀作品在校园内巡回展出。通过实际参与和集中展示,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党的伟大和祖国的繁荣,同时提高观察生活、了解社会的能力。

4.“欢唱新生活,喜迎十九大”红色歌曲汇演活动。组织各班级选派代表组成合唱团队,学唱红色歌曲,并选拔优秀队伍进行集中汇演。同学们用饱含感情的歌声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表达对党的无限忠诚、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弘扬清新高雅的校园文化。

四、活动保障

(一)人员保障

首先,为了在专业技术方面达到最佳效果,活动中安排了专业摄影人员对学生的摄影知识进行专业指导。

其次,南山公园烈士陵园管理处相关领导及员工的支持是“不忘初心,喜迎十九大”系列活动顺利开展必不可少的保障,在活动过程中他们提出了非常多的建议和想法。

再次,信息工程学院学工团队是此次活动的主力军,是“不忘初心,喜迎十九大”系列活动顺利开展进行的先导,活动中信息学院党总支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和工作小组,由党总支书记任组长、学生支部书记任副组长,信息院全体学生工作辅导员、各班班主任和各班学生干部为工作小组成员。

(二)经费保障

本次活动顺利开展的经费主要由学生活动经费和党建经费两大块构成。

(三)社会条件保障

首先,南山公园的相关工作者为其中的活动提供了相应场地和必要物资。其次,党委组织部、宣传部为其中的一些活动提供了政策指导。再次,校园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宣传播媒体充也充分报道和展示了我院“不忘初心,喜迎十九大”活动的过程及成果。

 

五、育人方法

(一)现场指导法。在学院党总支书记汤新祥的亲自指导下,成立党总支领导下的"不忘初心,喜迎十九大"活动指导委员会,为培养工作提供通畅的机制保障。并逐步在全院范围内形成党总支领导、团总支主抓、多方关怀、齐抓共管的指导管理体系。

(二)整合教育法。通过整合有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的材料视频等资源,通过对为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思想引导,观看影片等方式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三)学习实践法。我院在开展“不忘初心,喜迎十九大”活动中始终严格遵循思想政治建设规律,根据大学生骨干培养的目标和需求深入开展调研实践,以党课、团课、观影、知识竞赛、征文、红歌演唱、摄影大赛、网上祭奠等形式在学生中开展系列教育活动,让同学们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价值观念进一步端正、学习目标进一步明确、纪律观念进一步加强。

(四)培养定位法。通过参与各类活动,大力宣扬活动目的和精神,组织学生观看视频或党课培训来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更重要的是,发挥了我院学子的模范带头作用,将他们培养成面向基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青年传播者。在活动中,学院进一步明确了青年学生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且在已有的基础上赋予该项学生骨干培养工作新内涵,确定了相应的培养定位方案。 

 

六、活动效果及特色

(一)活动效果

    活动自开展以来,先后举行了党章党规知识竞赛,团的知识培训,党课学习小组大讨论,党课、团课专题学习,“喜迎十九大”系列主题观影,新生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烈士纪念日“网上祭奠”活动,“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主题摄影大赛,“欢唱新生活,喜迎十九大”红色歌曲汇演活动等;活动参与人数超过三千人,有教工也有学生,有党员干部也有团员青年;活动领办单位有学生会、团总支、有班级、支部,也有学生社团;活动实施区域有学校、有陵园,也有社区,尤其是“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主题摄影大赛,在在校大学生与周边社区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除现有成果外,还取得了下强大的校内影响。信息工程学院不忘初心,喜迎十九大”活动的开展,在校内充分利用校广播电台、校报、校园网等宣传媒介,充分报道和展示信息工程学院"不忘初心,喜迎十九大"活动过程及成果,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各级党团组织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精心组织、广泛动员,极大提高了各项活动的知晓率与参与率。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实现了大学生参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学生人数、覆盖面和服务地数量的新增长、新突破,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和深远的教育意义。

   (二)活动特色

第一,紧扣时代脉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和改进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红色文化教育作为一种新途径和有效形式,具有感染力强、形式多样化、与时俱进、价值高等优势。“不忘初心,喜迎十九大”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号召学生把握时代脉搏,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的精神;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与时俱进精神;有利于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等。

    第二,紧扣学生素质教育要求。通过依托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将红色文化延伸到各种活动中,这样既可继承前辈所留下的光荣传统和精神财富,同时又可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和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通过大学生的自主社会实践活动,对不断帮助同学们深化学习、加强实践、促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和党建项目成果逐步显现,以致最终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紧扣当地红色教育资源。红色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源于革命实践,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我党和革命群众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先进文化特质,同时,它还蕴含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既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又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积极开发并利用地方红色教育资源,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自然环境和社会领域拓展,扩大社会影响力;有利于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为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服务。

第四,紧扣党员“两学一做”团员“一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在“两学一做”“一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中,大力引导大学生党员争做红色基因传承者,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仰,是学习教育重要要求之一。积极学习社会,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有利于引导广大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促进学生党员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第五,紧扣大学生专业特色。在活动内容中,许多项目的设计和实施都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专业学习与运用有密切关联,如,“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主题摄影大赛等与多媒体专业相关,所有这些就使信息工程学院的全部三大专业的学习在活动中有了用武之地,这既可以发挥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特长,又可以在活动中检验学生的专业学习效果,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七、辐射共享

 “不忘初心,喜迎十九大”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广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学习实际、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使广大学生充分感受到党带领全国人民五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坚定了永跟党走的决心,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了向往和信心。广大学生特别是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价值观念进一步端正、学习目标进一步明确、纪律观念进一步加强,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作出青年学子应有的贡献!

 

八、经验

一是坚持一根红线贯穿始终。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活动设计上应注重坚持一“点”、突破一“点”,不可面面俱到、贪大求全。要立纲张目,以“点”带面,树立一个中心来统领、囊括各子项目,注意案例体系设计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可一事一项目、事事立项目。

二是坚持培育和践行并举。在设计一些活动来帮助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更注重引导大学生通过亲自参与的自愿服务活动、收集英烈事迹、亲手设计英烈谱展板、到英烈家乡实地采访调查等社会活动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各项活动能提得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项目要与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点和专业点相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四是坚持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服务。项目设计要注重社会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充分利用当地的社会资源,既要注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的价值取向服务,又要注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服务。



加入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
 
 
     
版权所有:共青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地址:九江市十里大道1188号 邮编:332007
邮箱:jvtctw@126.com 电话:0792-8262658